安帥妙計失效 瓜帥暢想決賽,安帥,曼城,瓜帥,瓜迪奧拉,安切洛蒂,卡馬文加,皇家馬德里
瓜迪奧拉與安切洛蒂,兩人都是當世最偉大的教練之一,一個始終是足球戰術創新的引領者,另一個在綠茵場邊經歷了三個十年的足球發展變遷并且從未與時代脫節。兩人風格截然不同,也難以分別究竟誰的水平更勝一籌,每每相遇都如同大師對弈。
這場比賽是曼城與皇馬兩個賽季里的第四戰,全部發生在兩回合的歐冠半決賽,可以說互相算得上知根知底。
皇馬的歐冠常常有玄學加成,無論聯賽如何糟糕,洲際賽場總是一股無法忽視的力量。這種所謂玄學,其實是球員們堅定的意志品質、豐富的大賽經驗和過往無數冠軍堆砌的自信合力造就的。
瓜帥近年歐冠頻繁整活翻車,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為球員缺少面對這種杯賽應有的心態,同時因為國內賽場的稱霸又過于自信。
足球之所以是世界第一運動,正是因為對頭腦和身體的完美結合,想要達到頂尖水準,缺一不可。
所以,最頂尖的足球,不是囤積短跑運動員、大力士,也不是派上一群IQ150的天才,而是將不同的球員放置在最適合他們的位置,安排最合適的戰術。
首回合兩隊1-1戰平,過程稱得上流暢,但所有人都看出來,兩邊還是以試探為主,誰都沒有玩命。
次回合一上來,兩邊直接擺出了真家伙事。瓜迪奧拉的激進程度不說前所未有,也是難得一見。安切洛蒂是另一個極端,小心謹慎到了極點。
曼城率先開球,仍然是本賽季最常規的3-2-4-1陣型?;蜀R也沿用4-3-3,高位選擇以鋒線三人為主進行壓迫,防守二區象征性延誤,真正的對決要落回低位。防線上雙中衛寸步不離哈蘭德,邊衛向兩側拉得很開,左路讓TK、右路讓巴爾韋德收到肋部。
這樣的安排與首回合基本相同,作為意大利人,安切洛蒂一向擅長封閉空間,首回合就讓曼城中路無法尋覓到任何傳球線路。只是這場比賽皇馬更極端一些,中衛靠得更緊、邊路拉得更開。
曼城的防守也侵略性十足,2分鐘時的邊線球防守甚至創造了局部的五打五,要知道這可已經接近皇馬球門一側的底線了。在這樣的防守下,皇馬幾乎無法完成傳球,直到第15分鐘,他們僅有13次成功傳球,平均每分鐘的成功傳球不到1次。將衛冕冠軍、來自西班牙的豪門壓制到這種地步,何其恐怖。
比賽與人們預料的一樣,皇馬處于守勢,曼城主攻?;蜀R的防守部署起初依然奏效,米利唐成為哈蘭德的新任貼身保姆,邊路包圍讓曼城兩翼難以突擊,填到肋部的巴爾韋德和TK也對阻斷傳球線路做得不錯,加上魔笛的橫向掃蕩,曼城也沒有什么太好的機會。
瓜迪奧拉對此有所準備,在過往,羅德里和斯通斯通常會留在中場保護防線,而這一次,瓜帥讓他們大膽前壓提到8號位。這兩人前提后,球側的邊中衛也會上前策應,曼城常常在邊路形成局部人數優勢,這正是瓜迪奧拉的理念核心:將11人制足球場切分成5人制,小范圍內充分利用5人制的傳跑戰術制造空間。
曼城陣線大幅前提
安切洛蒂似乎預料到了這一情況,他用了相同的理念進行應對:小范圍內采用五人制的2-2陣型進行防守輪轉,攻守轉換時的出球也可以得到保障。應該說,這是一手妙招,但相應的,對球員的位置感、執行力、身體素質和閱讀比賽等各方面能力都要求極高,所以同時也是一步險棋。
在最繁忙的皇馬左路,TK、卡馬文加、維尼修斯三人固定出現在這一區域,另一人通常是魔笛,有時是阿拉巴。
這種站位確實起到了不錯的限制效果,但問題在于這些球員的“出身”:TK是組織型中場,在防守端無論身體條件還是意識都有所欠缺;卡馬文加同樣是中場出身,轉換到邊后衛僅僅一年,對于這個位置的防守原則和一些習慣遠不如“科班出身”的熟悉球員;更不必說維尼修斯作為邊鋒,幾乎只有貼身的盯人防守,區域防守的位置感不佳,同時缺少防守技巧。
另一側情況幾乎相同,不過卡瓦哈爾雖然攻強守弱,畢竟是正牌邊衛,巴爾韋德防守能力也高于TK,所以沒有太過狼狽。
皇馬四人輪轉混亂,肋部留出巨大空檔
更致命的是,皇馬以邊路為推進切入點,但瓜帥想起了兩年前圖赫爾對付皇馬,同時也是對付自己的法子:壓迫走邊路,在邊路布好口袋等皇馬鉆,如果不鉆,這個口袋就要向著皇馬防線罩過去了。
沒有辦法出球的皇馬只得起球向前,本澤馬終究是玩腳下活的前鋒,即使進過不少頭球,但肉搏爭頂并非強項。曼城幾乎拿下了所有高空球的一點和二點,隨即就將球輸送到邊路區域。
一次次的反復拉扯中,皇馬還是沒能撐住,TK的輪轉出現問題,本該被封鎖的肋部完全空出來送給了B席。
德布勞內尋覓到一條刁鉆路線送出直塞,B席面對球門,見到阿拉巴正封堵遠角,庫爾圖瓦站住近角,于是斜身大幅擺腿。庫爾圖瓦隨即向遠角移動重心,沒想到B席擺腿稍稍一擰,腳腕一掰,將球從近角送入球網。從戰術執行,場上情況的反應,到射門的細節,曼城這次進攻堪稱完美。
皇馬將帥都清楚,這個丟球意味著既定部署基本失效,而且形勢已經急轉直下。
維尼修斯來到場邊指點安帥:你看看,他們后場的人跑前面來了,前場那個又去后面了,這輪換都跟亂了,還怎么防?沒法防??!再換就該把庫爾圖瓦換出來防守了。
皇馬的失球,最大原因或許不在場上,而在場下。防守端能夠幫TK擦屁股、減輕魔笛壓力的卡塞米羅離隊,楚阿梅尼雖然模板相似但畢竟年輕,技術也不夠成熟,沒能獲得安切洛蒂足夠的信任。邊衛位置上皇馬左路門迪常與病床作伴,阿拉巴對邊路也開始逐漸陌生,原本能夠在中場分擔防守任務的卡馬文加被拉到防線。這是引援不夠理想造成的。
33歲的TK和37歲的魔笛身體機能已經下滑到了一個臨界點,任憑他們頭腦再清晰、經驗再豐富,“身體跟不上腦子”都不是一句調侃,這樣的人員配置,任由教練水平再高,也很難創造奇跡。
馬后炮地說,皇馬上賽季的奪冠,更像是耗盡最后一口氣的回光返照。安切洛蒂將所有球員,甚至包括自己的能力發揮到了極致,憋足一口氣沖到了冠軍獎杯旁,沖到了今天。
曼城打破僵局,兩回合懸念已經不大了。曼城只要按部就班,就能復制進球,而臨場安切洛蒂很難在局部進行變招調整,尤其是這種牽一發動全身的體系改變。最為關鍵的是,皇馬一直憋著的那口氣,泄了下去。
防守端的狼狽是一種巨大的消耗,加之戰術的克制,皇馬幾乎組織不起有效進攻,直到第35分鐘,TK才完成了他們的首次射門。
第二個丟球,來自于進攻組織的失敗?;蜀R得到的推進機會,都是持球推進而非傳球推進的機會,這意味著曼城站位出色,他們難覓出球線路,也更費體能。
安切洛蒂見無法控制球權,于是索性讓TK回收充當出球后衛,卡馬文加提到后腰位置橫向游弋接應。這顯然是賽前有過準備的預案,但充分與否,就見仁見智了。
皇馬丟球前的進攻組織中,米利唐對于換位接應的迷茫,導致了隊友出球受阻、球權丟失,卡馬文加回位時發覺,沒有隊友來頂自己的位置,一旦后撤,意味著送給對手開闊地。法國天才最終還是決定放棄陣地,然而就在他猶豫之間,回位被耽擱,皇馬神經緊張的后場防線也沒有察覺。
于是與首個丟球相似的情況出現,格拉利什輕松帶球切入內線,京多安插到空空蕩蕩的肋部,隨后的打門被封堵、B席無人看守下補射得分。一切都是連鎖反應。
丟球前卡馬文加始終沒有回位
當這個賽季的曼城兩球領先,皇馬已經徹底看不到希望。安切洛蒂下半場做了最后的改變,想爭得一個進球,可惜事與愿違,替補上場的球員更難當大任,第三個失球時,防線身前一馬平川,幾乎容得下兩支軍隊開戰。
皇馬前衛線(中場)徹底混亂
瓜迪奧拉則殺人誅心,看起來他只不過是在領先后進行了常規換人,保存球員體力,但從福登的位置來看,聰明絕頂的西班牙教頭已經對于決賽有了想法和部署,直接在對陣皇馬的比賽進行了演練。而早在打入第三球前,曼城也已經有意釋放一些球權,嘗試更多進攻套路。
當哈蘭德面對收縮低位的國米五后衛防線,以及身材魁梧的意大利后衛,曼城顯然要利用他進行牽制,其余球員發揮機動性優勢,在鋼筋混凝土防線上鉆出一個口子。遺憾的是,皇馬比賽尾聲已經軍心渙散,曼城不費力氣便打入第四球。
在懸殊的比分之下,雙方教練的斗法實際非常精彩,球員也都已經盡己所能,奈何兩隊人員配置實在差距過大,曼城經過一年的提升,對皇馬獲得了絕對優勢。安切洛蒂的戰術,大概是這個賽季各項賽事中,對曼城最有針對性,也本應是效果最好的,同時,本來也該是最能發揮皇馬球員特點的。但這都這是理想化的結果。只可惜越精密的戰術,越會出現太過理想化的問題,缺少容錯率,一個破綻就造成了整體的崩潰。
就像前面說的,這場比賽和兩回合交手的結果在上半時就已經確認,最大的懸念在于,四粒進球,會不會對藍月亮決賽的備戰和心態造成影響。這個問題恐怕只有時間能夠給出答案了。
新用戶送券免費
TAG:安帥,曼城,瓜帥,瓜迪奧拉,安切洛蒂,卡馬文加,皇家馬德里